某新能源汽车伺服驱动器厂商需验证产品在“温湿度+振动”复合工况下的可靠性,采用伺服驱动器测试系统与三综合测试箱联动,完成测试并解决关键问题,案例如下。测试方案:依据ISO 16750-3标准,温湿度范围:-40℃~85...
某新能源汽车伺服驱动器厂商需验证产品在“温湿度+振动”复合工况下的可靠性,采用伺服驱动器测试系统与三综合测试箱联动,完成测试并解决关键问题,案例如下。
测试方案:依据ISO 16750-3标准,温湿度范围:-40℃~85℃,湿度30%~95%RH;振动参数:正弦振动10Hz~2000Hz,加速度10g,每个轴向测试8小时;测试周期:高温高湿(85℃/95%RH)+振动→低温低湿(-40℃/30%RH)+振动→常温常湿(25℃/60%RH)+振动,共3个循环,每个循环24小时。
测试设备:三综合测试箱(温度精度±1℃,振动加速度精度±0.5g)、伺服驱动器测试系统(含功率分析仪、扭矩传感器、上位机软件),两者通过CAN总线联动,实时同步温湿度、振动、电参数数据。
关键问题与解决:
1. 低温振动时驱动器通讯中断:排查发现编码器线缆在-40℃+振动下接触不良,通过伺服驱动器测试系统的波形分析功能捕捉到信号杂波,将线缆更换为耐低温屏蔽线(-60℃~150℃)后恢复正常。
2. 高温高湿振动时IGBT温度超标:测试系统监测到85℃/95%RH+振动时,IGBT温度超90℃,拆解发现散热硅脂在高湿下失效,更换耐高温高湿硅脂(耐温-50℃~200℃,防水等级IP67)后,温度降至80℃以下。
测试结果:3个循环后,驱动器绝缘电阻≥10MΩ,功能正常(启停、转速调节、扭矩输出无异常),电参数误差≤2%,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可靠性要求。该案例验证了三综合测试的必要性,也体现了伺服驱动器测试系统在问题定位中的核心作用。
亚博网投伺服驱动器测试设备以“单台覆盖全流程”为设计核心,将显示检测、协议互联、信号仿真、编码器回读、I/O 电气验证、功率分析、数据溯源七大功能模块集成于一机,形成闭环测试体系,可替代传统“分仪器+分工装+人工记录”的离散方案,内置数码管/LED 视觉模块,0.1 s 内自动检出缺段、反装、暗影、亮度异常;提供 USB、RS232、RS485、CAN、EtherCAT 多协议栈,可级联 64 台同步扫描,替代人工键入指令。三相机输出端实时测量 0–1000 V、0–200 A 电压、电流、功率因数及 100 次 THD,0.1 % 精度自动判定三相平衡度,一步到位完成性能验证。实现降本 50 %、节拍提升 30 % 以上。
2025-06-09
2025-05-12
2025-03-12
2024-10-31
2024-09-25
2024-09-24
2024-09-18
2024-08-26
2024-06-28
2024-04-23
2025-09-22
2025-09-22
2025-09-22
2025-09-18
2025-09-18
2025-09-18
2025-09-16
2025-09-16
2025-09-16
2025-09-15